Darktable 不專業新手入門

Update: Darktable 4.4.0 已經釋出了,提供了繁體中文界面以及大量的更新,最重要的是「場景參照 (S 形曲線階調映射)」。
此功能使用了 sigmoid function 來映射全黑和全白到相片的色彩空間,比電影式階段映射來得易用許多,在過曝的地方也比較貼近相機直出的色彩,推薦可以使用。

Darktable 是一款開放原始碼的修圖軟體。從名字就可以猜到功能和 Lightroom 類似,界面編排也很類似。不過,各種工具邏輯有天差地遠的差別。會想要學習的原因,主要是我很小氣,不想花錢訂閱 Lightroom。

在我努力嘗試用這個軟體好一陣子之後,開始比較上手了,因此寫了這篇文章記錄我的想法,也希望可以幫助其它準備跳入火坑的人。幸運的是,在最新的 4.0.1 版本,支援了繁體中文,可以稍稍降低一點學習曲線。

要先自清一下,我不是專業攝影師,純粹出於興趣喜歡拍照。修圖也不是我的專長,基於相關軟體的認知可能都是道聽途說加上多年累積起來的誤解。若文章內容有不正確的地方,歡迎留言指正。

在下載並安裝軟體之後,可以看到軟體主要分為兩個操作界面:燈箱 LightTable 以及暗房 Darkroom。這兩個分別對應到瀏覽以及修圖,和 Lightroom 非常類似。

LightTable 燈箱

LightTable 的組合,左上方是匯入已經存在的照片,可以原地匯入,或者複製到特定的資料夾。Darktable 也是透過類似編目資料庫的方式在管理照片,不過和照片本身的修改會存放在同資料夾同檔名的 .xmp 檔案,即使移除收藏庫,再次匯入,修改也會存在。RAW 檔案本身並不會被修改。
左下角有批次匯出照片的選單,中間就是已經匯入的照片,右邊是一些簡單的編輯功能,也可以套用之前儲存的風格檔。

若是選取了照片,雙擊就會進入 Darkroom 暗房編輯界面。在此界面,可以對相片做全面性的編輯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若是照片剛才才從相機匯入,則這裡所顯示的會是內嵌在 RAW 檔裡面的點陣圖縮圖。並不是 Darktable 所解讀並運算出的結果。也就是說,剛匯入的 RAW 檔看起來顯示會很正常,但一旦點進去到暗房,會重頭從 RAW 裡面運算,再產出預覽,此結果和從相機直出的 JPEG 會有落差。在 Nikon 的例子上,會顯示的比從相機直出的 JPEG 暗很多,需要額外調整曝光。

Darkroom 暗房

建議的偏好設定

在右上角燈箱 LightTable 的大分頁下面,有齒輪⚙️的圖示,可以進入應用程式的偏好設定。

運算方法:內部運算工作流程預設值:Scene-referred workflow 場景參照

這個是我花最多時間理解的部分。這裡的選項有場景參照和顯示參照。

我的解讀:一般的軟體都是顯示參照的修圖流程。所謂的顯示參照,就是先將 RAW 檔記錄到的灰階資訊,轉換為螢幕上可以顯示的 RGB 色域,再進行修改以及調色。好處是直覺,但壞處是由於先轉換到非線性空間再進行修改,在極端場景有可能遺失一些細節,或者容易產生斷階等。

若是使用場景參照的修圖流程,是將 RAW 檔的資訊,先對應到一個接近無上限的線性 RGB 色彩空間,所以就不會被螢幕所能顯示的 RGB 色域、灰階所限制。接著,各個模組在這個色彩空間裡面對 RAW 檔做各種處理。由於最終還是要輸出到螢幕上,因此還是需要轉換,只是轉換的流程會儘可能在修圖流程往後拉,儘可能保留足夠多的細節。

由於我並不是多年的 Lightroom 使用者,因此我也不好判斷此修圖流程的結果和 Lightroom 會有什麼差異,但總之 Darktable 是推薦使用這個流程。

更詳細的說明,可以參考這個 YouTube 影片,還有官方文檔

在 4.4.0 更新中,新增了「場景參照 (S 形曲線階調映射)」,可以在場景參照的前提下,使用 S 形曲線映射。

運算方法:白平衡校正預設模組:現代

官方軟體以及開發者是推薦使用現代的設定。現代的設定,會牽涉到兩個模組,「白平衡」以及「色彩矯正」。

我覺得這兩個似乎沒有特別的差異,但是如果是使用了現代的白平衡修正,在 Darkroom 暗房修圖裡面的白平衡模組,需要選擇「相機基準白點」,接著,再使用色彩矯正模組設定適合的白平衡、色溫以及光線種類。否則,會看到白平衡套用兩次的錯誤。

色彩校正模組可以調整的範圍非常大,邏輯應該是可以讓你選擇光線的種類、色溫。若是懶,也可以直接選擇套用相機設定,或使用右邊的滴管工具直接自動計算。

資料儲存:XMP

「為每張影像儲存附屬檔案」這裡建議選擇「編輯後」。這樣一來,僅有編輯過後的檔案才會儲存 XMP 檔案,不然只要匯入 Darktable 就會產生 .xmp 檔案,有點雜亂。

其它設定:界面配置

「使用滑鼠滾輪滾動模組面板」建議啟用。預設的模式是使用滑鼠滾輪調整選項之類的,有點不是那麼直覺,當然看個人啦。

新手需要知道的小 tips

修圖模組

在畫面右手邊,可以看到 RGB 直方圖。預設是用對數的方式顯示,可以在上面的按鈕切換 RGB 獨立顯示,或是一般軟體比較常見的線性直方圖顯示。

在下面,會看到有許多模組,這些模組都控制一部分的功能。模組前面的電源符號,代表啟用或停用此模組。點擊標題可以打開模組的細部設定。上面的搜尋框,也可以搜尋特定的模組,前提是你知道名稱。

在搜尋框上面,有幾個分頁,分別代表不同類型的修改,例如基本模組、色彩模組、校正模組等。任何分頁裡面的模組都是可以自訂的,可以隨心所欲加減模組,只要在圖示上按右鍵即可。若搞爛了,也可以按右邊的漢堡圖示,復原預設值。

若是不清楚任何選項的功能,只要把滑鼠移到上面,停留幾秒,就會出現提示。

另外,模組的上下順序在 RAW 檔轉換流程中是有意義的,但這個有些複雜,暫時先不討論。

模組預設集

在修圖模組標題或空白處按右鍵,可以叫出這個模組內建的預設集。例如下面是階調等化器的預設集,有一些快速選項,例如增加對比等。

在模組名稱的右手邊三個圖示,從左邊往右邊是「複製」可以疊加多個模組效果,「重設」可以重設到原始狀態,還有「預設集」。所有的功能,滑鼠移動到上面都會有中文的說明提示。

模組微調

若是需要微調模組裡面的設定,在卷軸類型的設定上面按右鍵,就會出現一個可以微調的界面,或者可以在這個界面直接輸入數字來調整。
要重設設定,可以雙擊那個設定。

風格檔

若修好一張照片,想要套用照片風格到其它照片,可以在左側的歷史記錄,壓縮影像編輯記錄按鈕的旁邊,建立風格檔。接著,可以在另一張照片的下面,套用風格檔。

另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,就是對著照片直接按 Ctrl-C,再新的照片按 Ctrl-V,貼上所有設定。不過,此方法並沒有辦法選擇要貼上什麼特定的設定,只能全部照抄。

風格檔支援資料夾的方式儲存,只要在命名的時候使用 pipe (|),就可以建立資料夾,方便管理。

快照對比

在左側影像編輯記錄上面有個快照模組,可以建立編輯到一個狀態的快照,接著作出修改之後,可以和先前的快照左右比較修改前和後。不過要注意這個快照是一次性的點陣圖,沒有儲存修改歷史記錄,因此若是要恢復快照,需要透過歷史記錄退回到當時的修改狀態。

快照不需要之後,可以按快照模組上面的重設來刪除快照。

評分、標籤及篩選

可以在燈箱 LightTable 針對每一張圖片評分。
建議可以在右上角的星號⭐設定,打開常態顯示基本資訊,就可以看到所有照片的評分狀態。

在照片上,或底部的標籤欄,可以針對照片評分。在評分完之後,可以透過上面的篩選來過濾。篩選支援多個條件,也可以按右鍵清除所有篩選規則。

我自己比較習慣的流程,是先透過下面的全螢幕預覽佈局 (快速鍵 f),來快速挑選照片並評分。在此階段,Darktable 還未處理 RAW 檔案,所以會看到相機當時建立的預覽縮圖。若是一張一張點進去看,會看到處理過的檔案,比較難以挑選。

修圖流程

這裡介紹我常用的幾個模組。

S 形曲線階調映射

在 4.4.0 更新中,新增了「場景參照 (S 形曲線階調映射)」,可以在場景參照的前提下,使用 S 形曲線映射。這個映射出來的結果比較貼近相機直出的色彩,爆掉的部分也比較爆,調整簡單許多,只要調整對比和偶而改一下偏移就可以。我認為這個比電影式階調映射好用非常多,推薦大家使用。

若你在設定裡面的內部運算工作流程預設值選擇了「場景參照 (S 形曲線階調映射)」,則所有新匯入的照片都會預設用這個處理,通常只需要再調整曝光就好。依照需求,可以再更改對比。

我個人認為使用 S 姓曲線,可以快速調出接近相機直出的質感,但類似的效果其實電影式階調映射也做得到,但需要調整的部分就較多,尤其是在高光反光的部分,電影式其實是可以保留較多細節。
所以可能看個人偏好。若是有大量照片要修,可以使用 S 形曲線,要精修再使用電影式階調映射。

技術細節,可以參考這個 pull request

電影式階調映射 (filmic)

這是非常重要的模組,也是處理場景參照流程中必備的模組。如同上面對於場景參照的介紹,此模組主要工作是將 RAW 檔的色彩、灰階對應到螢幕所能顯示的非線性色彩空間,完整保留中間亮度的資訊。針對超出色彩空間的部分,例如爆掉的亮部、暗部,會套用曲線壓縮將其設法塞進可以顯示的空間。官方說明在這裡

從模組的說明圖示,可以看出從場景 (RAW 檔中記錄的資訊) 對應到顯示空間的 EV 值以及亮度百分比的對應關係,以及對應到的中灰點 (18%)。

在白點相對曝光,可以選擇右邊的滴管自動偵測。如果照片中有過曝的區域,會顯得不太自然,可能需要往回拉一點點。黑點相對曝光也是,但自動偵測不太準,可以自己調整看看呈現在畫面上的結果。
另外,在「外觀」分頁,可以選擇對比,其它的都不太需要調整。

若是圖片中有過曝的區域,可以在「選項」分頁裡面的「保留彩度」改成否,看起來會比較自然。

階調等化器 (tone equalizer)

可以分別針對不同亮度 EV 的部分調整曝光度。啟動之後,將滑鼠移到照片上,會顯示該處的亮度,並且可以用滑鼠滾輪直接調整曝光。內建的預設集也可以直接套用曲線,做到類似增強對比 (亮處更亮暗處更暗)、降低對比等功能。

曝光 (exposure)

就是曝光。

色彩平衡 RGB (color balance RGB)

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模組,可以調整整個畫面的鮮豔度、飽和度、對比以及色差。可以算是色調分割的進階版。這個模組也涵蓋了 Lightroom 裡面的色階曲線。

三個分頁裡面,常用的就前兩個,「主要選項」可以調整鮮豔度、飽和度、亮部以及暗部。「四向調整」類似色調分割,只不過可以調整的範圍更大,可以涵蓋暗部、亮部還有中間調,分別可以調整色相、亮度以及色度。這邊只要改一點點,整個畫面的色彩就會劇烈的改變。

推薦直接透過照片試玩,就知道可以調整的範圍。

色彩分區調整

這也是重要的模組,類似 Lightroom 的 HSL 調色,建議先按右鍵預設集叫出 HSL 基本設定,再針對各個點去微調色階、明度或飽和度。在色相分頁旁邊的滴管工具,選取之後把滑鼠移到照片上,可以看到對應的色相,十分方便。在下面「以區域調整」的右側有個遮罩按鈕,也可以檢查被調整過的範圍,很有幫助。

比如說,如果只想修改天空的顏色,可以使用滴管選到天空,找到色階之後,再調整飽和和色相。

局部對比度 (local contrast)

可以增加局部對比度,影響比整體畫面的對比來得小。內建一個清晰的預設集,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更清楚,有銳利化的效果但不提升整體對比。

鏡頭校正 (lens correction)

讀取開放原始碼的鏡頭資料庫,來套用相對應的暗角、變形以及色差修復等。這裡用的資料庫是 Lensfun,可以上去看看常用的鏡頭支援哪些校正。

Velvia 正片

讓畫面比較鮮豔一點,帶有底片效果。預設值的 25% 就很明顯了。

相機特性除雜訊 (denoise profiled)

若是在高 ISO 的情況下拍攝,可以啟動這個模組,降低雜訊的效果非常強烈,需要謹慎使用。

總結

雖然學習曲線十分陡峭,但在熟悉了模組的操作方法以及可以修改的範圍之後,我覺得使用起來還算順手。雖然要調出和相機直出的 JPEG 完全一樣非常困難,不過,其實開發者和官方文檔都提到也特別強調,相機直出的 JPEG 和透過 Darktable 處理的 JPEG,一定會有落差。
也許使用者心態上要調整,不必要追求和相機直出的 JPEG 要一模一樣,只要賞心悅目就好,畢竟相機還有原廠軟體的演算法未公開,很難做到 100% 相同。

有一個方法,是透過大量拍攝照片,使用 JPEG 和 RAW 檔做對比,作出 3D LUT 色彩查找表來做到特定相機以及模式的對應。參考資料在此。立體色彩查找表 (3D LUT) 這個模組其實也可以拿來匯入其他人做的 LUT,例如我在上面那個參考連結下載了一些富士的底片模擬,懶的話直接套用調整曝光就可以出圖了。

另外就是,RAW 檔案的處理速度真的是非常快,比起我之前用的官方軟體 (Canon DPP, Nikon NX Studio) 都來得快很多,調整照片也都是幾乎立刻就有反應,不太需要等待。批次轉檔匯出的功能也很豐富,不但速度快,也可以自動調整大小、壓縮以及移除 EXIF 或 GPS 標籤。我不清楚和 Lightroom 性能比較起來如何,但已經是完全足夠我使用了。

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想跳坑的人 (?)

Darktable 不專業新手入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